方舟教養院 手心翻轉農場起耕計畫
幫助憨兒穩定情緒 在陽光與泥土中 找到安穩生活的出口

幫助憨兒穩定情緒
在陽光與泥土中
找到安穩生活的出口

方舟 36 年來,已經陪伴超過 2,000 位憨兒

我們不只提供基本照顧,更積極陪伴孩子參與生活,找出屬於他們的能力。

我們嘗試無數方法,只為了幫孩子找到一條更穩定的路。但情緒障礙孩子的問題,遠遠超出原有體系能負荷的範圍。

當刺激不斷湧入
他們只能用尖叫與自傷逃離世界

對部分憨兒來說,聲音、光線、氣味都是無法關閉的刺激。他們每天都活在極度混亂與不適中。當這些情緒無法表達,最終只能用撞牆、咬人、抓自己來發洩。

這樣的情緒失控,不僅讓孩子反覆受傷,也讓教養院長期處於高度壓力,必須頻繁送醫,甚至住進精神病房。

他一週撞頭 10 次
只為了讓情緒停下來

任任

任任在情緒發作時會一直撞牆,常常同一塊傷口還沒癒合,就在下一次情緒來襲時再次被撞開,久而久之,那裡的頭髮再也長不出來。父母只能在一旁無助地看著,轉身躲進角落默默落淚,不知道該怎麼幫他止住這樣的痛苦。

任任
麗雲

她崩潰尖叫
不願與人互動交流

麗雲

麗雲因患有自閉症,常常會在廁所大聲尖叫,平日不願配合作息、情緒不穩,常常出現嚴重的哭鬧、尖叫、自傷等行為,往往把自己弄得像花貓一樣。

她不說話、不看人
情緒來了就蹲地大哭

阿敏

阿敏情緒很不穩定。晚上睡不好,就起來洗衣服、洗廁所,製造很大的聲音,吵得同寢室的人整夜不能睡。白天在教室,只要一不高興,就直接用很難聽的髒話罵同學,讓大家都不敢靠近她。

阿敏

「我想找一種方法
不靠藥物
也能讓他們好好活著」

我是心慈

從媽媽手中接下方舟後,一直思考,有沒有什麼方式,能讓孩子不再被藥物綁住、不再送進精神病房。

直到我看見孩子在農場裡,靜靜翻土、澆水的那一刻,我知道,我們找到了答案。

曾經痛到想消失
現在能種下屬於自己的安穩

任任開始能夠專注翻土、整理菜苗,他的頭髮長回來了,也開始對老師微笑。

阿敏晚上不再發出噪音,白天的團體活動時笑容洋溢,也樂於當老師的小幫手幫助其他同儕。

情緒障礙的孩子們,終於找到另一種方式釋放壓力。這是兩年來我們實踐「園藝治療」的真實成果。

情緒障礙的孩子們,終於找到另一種方式釋放壓力。這是兩年來我們實踐「園藝治療」的真實成果。

邀請您
與我們攜手打造一座自癒農場

讓更多孩子能受惠於園藝治療

我們預計在方舟教養院現址旁,租下一塊農地,打造一座手心翻轉農場

農場平面圖

包含以下設置:

遮陽農棚

栽種香草與番茄,供憨兒參與翻土、澆水、採收。

灌溉與棚架系統

打造適合重度障礙者操作的安全環境。

農務教學空間

進行農務技能訓練與五感活動。
4 個階段完整規劃

讓農場成為憨兒穩定生活的起點

階段
1

農場建置與設備完善

建置 780㎡ 有機棚架、灑水灌溉系統

完成 260㎡ 多功能教室
(蔬果包裝+活動空間)

培訓 25–30 位憨兒,高風險服務對象全年超過 50 位

30 萬 / 月
階段
2

農種物資與技能訓練

規劃個別化農務內容
(如澆水、剪葉、包裝)

與復健師、心理師合作設計訓練流程

協助超過 80 組家庭減輕照護與醫療壓力

49 萬 / 月
階段
3

品牌建置與永續行銷

規劃農場品牌與對外商品
(香草、番茄、節慶禮盒等)

串聯公益農產品平台,拓展銷售通路

為孩子創造穩定收入,邁向社會企業經營

82 萬 / 月
階段
4

人力薪資與專業投入

聘任專業農務教練與照護團隊

與臨床心理師合作追蹤個案狀況與改變

建立標準化紀錄流程,作為園藝治療長期參考案例

104 萬 / 月

左右拖拉或滑動觀看更多

屠崇軒

思凡自然農場
執行長

在桃園新屋,有一群可愛的憨兒,渴望被關心、陪伴,也期盼一個能終老的幸福家園。方舟教養院創辦人「方舟媽媽」謝春蘭,懷抱著「給孩子一個終老之地」的信念,努力耕耘這塊愛的土地。

思凡自然農園將攜手加入,以香草為起點,陪孩子們在泥土中學會等待、收穫與自信。農場不只是產地,更是一座療癒場域,讓家人、志工、社區能一同參與、彼此理解。我們相信,透過您的支持,每位孩子都能驕傲地說:「這是我的農場,我的家。」這不只是照顧,更是翻轉人生的開始。

連玉如

好希影創意設計有限公司
執行企劃總監

心慈院長說:「憨兒的心最純真,但社會常常拒絕他們。」她租下農地,讓孩子們親手種下希望,用行動翻轉人生,學會從伸手等待,走向自立與尊嚴。

這份心意深深打動了我。因為在好希影,我們也陪伴傷友們,一步步學習、創作,看見他們努力跨越困境,是最動人的力量。

也許收成不多,但每一顆果實,都是孩子們與傷友們親手換來的尊嚴與希望。讓我們一起翻轉手心,成為他們的力量,陪他們走得更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