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馬躍‧比吼(Mayaw Biho),
爸爸是外省老兵,媽媽是阿美族人,30 歲以前,
他的名字叫「彭世生」。
對於長期在台北凱道進行原民抗爭的他而言,
最重要的是:他,是一位 Pangcah(阿美族人的自稱)。
馬躍在體制外陳抗、也嘗試於體制內發聲,但在推動原住民權益的路上,
他逐漸體認:要改變原住民的處境,
唯有知道「從哪裡來」,才能更清楚「往哪裡去」。
因此,他成立南島魯瑪(Luma,家園)社;第一步,
就從「教育」開始,從河邊的 Pinanaman(學習空間)開始。
馬躍‧比吼(Mayaw Biho),
爸爸是外省老兵,媽媽是阿美族人,
30 歲以前,他的名字叫「彭世生」。
對於長期在台北凱道進行原民抗爭的他而言,
最重要的是:他,是一位 Pangcah
(阿美族人的自稱)。
馬躍在體制外陳抗、也嘗試於體制內發聲,
但在推動原住民權益的路上,
他逐漸體認:要改變原住民的處境,
唯有知道「從哪裡來」,
才能更清楚「往哪裡去」。
因此,他成立南島魯瑪(Luma,家園)社;
第一步,就從「教育」開始,從河邊的
Pinanaman(學習空間)開始。
照片由光華雜誌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