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封給贊助者的信】
贊助者您好,
我是蔗青文化工作室負責人崇銘,同時也是洪醒夫文學短片校園巡映集資計畫的發起人,集資結束一段時間了,很感謝有每一位贊助者的參與,讓我們初次集資就順利達標,而且遠遠超乎團隊的預期,這段時間我們稍稍沉澱了一下,謹以此信向您致上最誠摯的謝意。
回顧我們開始關注洪醒夫的文學,始於2019年,該年12月10日洪醒夫生日那天,我們在Medium上發表了〈致時代的見證者-洪醒夫〉,以紀念洪醒夫的70歲紀念日,我在文章的開頭寫了一首詩,獻給這位與我同樣出身於二林的文學家。
〈甦醒〉 ◎洪崇銘
你曾說希望自己是
一座
橋
也曾說
家鄉的路
就像泥濘的大地
在你離開時
在你一步三回頭時
會狠狠地將你黏住
你更是說過
願意忠實的記錄一些事
做個時代的見證人
都你在說
從那之後
再也沒有人說
也沒人在乎你說了什麼
之所以寫下這首詩,源自於我身為一個二林人,其實與全國其他人所受的教育無異,我在二林成長的時光,並沒有機會讓我更多去了解二林這塊土地,也無從更加認識洪醒夫的文學,而在地長期缺乏足夠意識去推展的情況下,也促使我們開始主動去做些什麼。
後來,我們向文化部提案,並且遇見許多老師和一同行動的夥伴,從每一個未知開始,在有限的資源裡東湊西湊,拍出了第一支《有誰要到二林去》,還特地挑在洪醒夫文學紀念公園首映,開啟走進全臺各地校園的大門,後來我們總是說:「洪醒夫的文學帶我們到了從來沒想過的地方。」
曾有位推展地方文化的前輩跟我說過:「他說最好的推廣就是傳承。」這句話一直放在我心裡,於是在一篇一篇分析洪醒夫的文學作品時,時常在思考,他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人?是一個寫作者、教育者,也是社會運動者,如果要去延續他的書寫精神,最好的方式或許也是實踐這些事情吧?於是,我們持續記錄地方、走進教育現場,帶給師生關於書寫和閱讀的新視角。
歷經這些年,每當我們回想起這系列影像創作的過程,總是有著種種的巧合,讓我們感受到似乎是洪醒夫默默在天上看顧著我們,不管是《有誰要到二林去》和《父親大人》創作期間的疫情,讓整體社會重新回望自身,看見家鄉與家庭的關係,而到了今年製作《吾土》時,所發生的一段小故事,我們也想和各位分享,以下取自於編導臧晟傑於集資結束前所寫的文字:
「大雨,傾盆地那種,在我們開拍那天,準時由北向南一路灑到了溪州。
那個泥巴地是黏人的,是吸住鞋底的,是雙腿用力往上拔會發出『啵』一聲的那種,與土地分不開的黏。大棚在三合院被雨水浸爛的前埕展開,長木板在半泥半水的小湖中載沉,雨中我幾乎看不見其他成員進出片場的身型。
『開拍第一天就下大雨,大概不是什麼好兆頭。』我心想。
直到我想起詩。
想起洪醒夫寫的那首以〈家〉為題的詩。
『如果有一天必須離開家鄉
.
.
.
路便會突然
泥濘起來,就像大地
突然黏著我一樣。』
在心中默念之後,我的世界突然有了秩序。《吾土》拍的是家族,是土地,是生命的抉擇,是親情濃至最深,那密不可分的模樣;那自然,這部片的第一天就得像這樣,像詩一樣,像泥濘的土地一樣開始。」
而於我印象最深的,則是《吾土》殺青後下的那場雨,那時自己先離開前往接著招待劇組吃飯的餐廳,車程不到5鐘的距離,車子剛啟動,天空就開始下起大雨,這場雨只要再早個30分鐘,劇組的所有車子就會陷在甘蔗田的泥沼裡,當時在車內的自己由不得又再想起,或許這就是洪醒夫對我們這群後輩的疼惜吧?
從許多人的不看好,甚至是嘲諷也好,總算是走到這裡,在《吾土》的創作裡,也考量到更多不同的價值,從語言、地景意義和在地連結等等,應該不是一般劇組會想考量的點,這無形中都讓我們付出更多的成本,但這些過程對我們來說,都是故事裡的一環,我們相信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。
在集資過程中有許多小巧思,都是希望好好讓更多人認識洪醒夫,集資方案的金額212、601、1020、1982、2023、12100,分別代表的是〈父親大人〉、〈有誰要到二林去〉、〈吾土〉的發表日期,洪醒夫逝世的年份和《田莊人》的出版年,《歸鄉三部曲》完成的年份,以及洪醒夫的生日,不曉得有多少人注意到,但我們期盼,每一個細節,都讓大家更加認識洪醒夫這位熱愛臺灣社會的文學家。
這封信的最後,期待看到這裡的您,能夠跟我們共同感受一路走來的種種體悟,也因為所有願意支持我們的每一位贊助者,讓我們得以將這條路走得更加穩健、長久。期許,我們的一切行動,都沒有愧對生養我的這片土地,讓文學的根持續深植,以讓新的世代看見我們身處時代。
留言回覆